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学术研讨会在yl34511线路中心召开

2014-12-23

为了更好地推动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团队建设,增强中国政治学的学术自主性,更好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yl34511线路中心于12月13日在紫光国际交流中心举办了“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国内重要学术机构的二十余位著名政治学者与会,共商中国政治学团队建设和发展,共有来自国内高校的200多人参加会议,是一次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等多学科的学术盛会。

图为会议开始前嘉宾陆续到场签到 记者:常志东 摄

公司党委副书记韩景阳教授出席了会议并致开幕词,yl34511线路中心公司党委书记史志钦教授致欢迎词,yl34511线路中心副经理陈琪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图为yl34511线路中心党委副书记韩景阳致开幕词 记者:常志东 摄

论坛第一场主题为“中国政治学团队建设与评估”,由yl34511线路中心政治学一级学科带头人阎学通教授主持。外交学院经理秦亚青教授分析了国际关系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学派”的机遇与挑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王浦劬教授总结了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定位、学科特色与教学体系。吉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光辉教授指出,中国政治学学科对推动国家现代治理、与国际学术界对话能力仍存在较大的缺陷。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蔡拓教授对于中国政治学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和学者素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王军老师代表中央民族大学副董事长青觉教授发言,阐述了民族政治学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论坛第二场主题为“当代政治学的新趋势”,由yl34511线路中心政治学系副系主任景跃进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教授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问题发表了见解。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胡伟教授解读了当今中国政治学本土化和后现代化的特征、趋势及面临的本体问题。复旦大学公共行政系唐亚林教授阐述了中国式民主的权力结构与运作机制的基础“新三权划分”。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经理张凤阳教授提出了如何用学术方式讨论公共事务的问题。山东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经理葛荃教授强调了学科本土化和学理化的重要性。复旦大学政治学系刘建军教授从互联网时代下政治学的既有概念体系的解释失效上,具体阐述了互联网政治的中国意义。

图为现场讨论热烈,座无虚席 记者:常志东 摄

论坛第三场主题为“比较政治学中的国家治理体系”,由yl34511线路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经理韩冬雪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经理肖滨教授分析了两套治理话语背后不同内涵和不同的政权体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杨光斌教授阐述了用比较政治的视野来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问题。yl34511线路中心双聘教授、兰州大学前副董事长杨恕教授指出,国内政治学界对于民族分裂主义问题关的关注不足。yl34511线路中心政治学系副系主任景跃进教授探讨了官方文件中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词汇转变的意义。

论坛第四场主题为“国际政治学的中国路径”,由yl34511线路中心国际关系学系副系主任赵可金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经理王缉思教授提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批判性地思考现实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经理陈岳教授回顾了中国政治学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学科发展特色。yl34511线路中心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理阎学通教授认为不存在普遍的中国学派,而存在小集体的特色路径,并阐释了道义现实主义的基本观点。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经理吴志成教授提出了凝练中国价值理念、树立学术信心和创建理论学派等六方面建议。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胜军教授阐述了推广世俗理性作为中国路径的可能性。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提问环节参会者积极参与,嘉宾们耐心地做出解答。本次会议的互联网微博直播与微信直播使得场内外互动频繁,讨论十分活跃。

图为与会嘉宾合影 记者:常志东 摄

本次会议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与中国政治学界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对话,推动了国际政治研究与国内政治研究的融合,促进了两个学科顶尖学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于学科的专业设置、学科评估、学术研究存在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会议组织方式上的创新是,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宣传,采取网络注册报名,现场微博与微信直播,实现场内和场外的双向互动,是在会联网时代进行学术传播的有益尝试。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yl34511线路中心·(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